琼中县,一个地处海南中部山区的黎苗族自治县,在黎苗人家里,每逢贵客来临,总要拿出最珍贵的食物招待客人,这其中就有今日的主角——竹狸。竹狸,也称竹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属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质肉类,毛皮绒厚柔软,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上个世纪90年代琼中县就有农民养殖竹狸,10年前公司专业化养殖进入琼中县,将野生竹狸进行驯化养殖,竹狸养殖量逐年快速提升。2017年琼中县的竹狸养殖量达到3万多只,出栏2万多只。
琼中县养殖竹狸有两大优势。一是独特的品种优势。琼中竹狸的品种来自本地野生竹狸母本繁育,适应琼中的气候环境,抗病能力强、繁殖快、效益高、风险小,养殖9个月左右即可产仔,每年产仔量在15只左右,且成活率高达95%。二是生态环境优势。琼中地处海南中部山区,山清水秀,盛产竹子,为养殖竹狸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且琼中竹狸尿少粪干,养殖过程中不会对土地、水资源和环境造成影响,为琼中县发展生态养殖做了很好的示范。
韦秀芳是琼中县竹狸养殖的带头人,其2008年成立的琼中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民”发展模式,不仅企业自身快速成长为海南省竹狸养殖的龙头企业,更是在带领农民尤其是贫困户致富道路上越走越远。去年12月,该企业被海南省扶贫办认定为“海南省扶贫龙头企业”。目前,琼中县共有218户农户养殖竹狸,其中贫困户113户,成立的9家竹狸养殖合作社均由该公司进行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商品狸保底价格回购。
走进公司养殖基地里一间400多平方米的养殖厂房,笔者看见几百个养殖栏舍整齐地排列着。养殖栏舍比较特别,是用瓷砖围成的“小屋子”,每个屋子根据大小不同放置的竹狸数量也不同,这是韦秀芳根据多年养殖竹狸的经验,结合竹狸怕热的习性探索发现的成本较低、易于打扫的特色屋子。笔者清晨到达基地,工作人员已做完每天例行的清洁工作,一有人经过框子,一只只呆萌的竹狸立刻站起来迎接。韦秀芳笑着抱起一只竹狸说,“这是它们都饿了,等着喂新鲜的竹子呢。”在韦秀芳眼里,这些小动物亲如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到基地里看着它们长大。在竹狸养殖基地里,共有12名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均是周边村庄的农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在养殖基地打零工,每天可有100元的收入,工作内容主要是为竹狸打扫卫生、准备竹子和喂食,工作强度小,通常上午忙完工作即可回家干农活、做家务,时间灵活性强,也不耽误自家的事情。此外,几名工作人员在自己家也养殖了竹狸,饲养成本低,饲养的劳动强度小,一个劳动力可以管理600至800只竹狸。目前不少养殖户的竹狸种苗由公司统一供应,并提供技术支持,在出栏时公司按最少60元/只的保底价进行回购,按照目前的竹狸市场行情,回购价远远高于保底价。
不同于一些企业先成长后研发的模式,韦秀芳带领的技术团队选择了壮大发展与研发新品种齐开展的模式,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琼中已培育出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红颜竹狸”“银星竹狸”“中华竹狸”和“宠物花狸”4个新型优良品种,其中“红颜竹狸”“银星竹狸”“中华竹狸”具有出栏率高、个体大、体型好、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宠物花狸”则属于独家培育的品种,培育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技术先后获得国家7项专利。
然而,目前琼中县的竹狸养殖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全县养殖较为分散且量小,除了公司有较大规模的养殖外,散户养殖的量少。二是产业链条短,目前琼中县养殖的竹狸均用于食用,但竹狸全身是宝,皮毛均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尤其是竹狸须,是高级毛笔的原材料,竹狸的附加价值还未完全开发,缺乏完整产销加工生产经营链。三是琼中竹狸统一的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虽已于今年3月20日实施,但目前还未让所有的养殖户了解和熟悉这一饲养标准,仍有部分养殖户为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在催肥促长上做文章,导致竹狸品质下降,损害了琼中竹狸的品牌。
在今年琼中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韦秀芳作为政协委员就琼中竹狸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议案,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作为竹狸养殖的领头羊,她对竹狸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未来将打造竹狸生态产业园,产业园将集观赏竹狸、商品狸加工、竹狸美食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可解决至少120名劳动力就业。作为土生土长的琼中人,在她的心里,养殖竹狸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要造福一方百姓,让更多群众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如今,在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她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