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今天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成立。作为马铃薯人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定目标,要从大局、全局认识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使命和责任。”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NECTAR)成立并揭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如是说。
我国每年薯类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薯类产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薯类产业注入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粮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薯类作物则是粮食作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薯类生产和科研创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将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作为一个重要内容;2016年2月,原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指导意见》。
在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屈冬玉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事关粮食安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农科院,围绕马铃薯和甘薯的相关研究一直在推进当中,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为国内薯类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是在整合中国农科院在马铃薯和甘薯领域研究力量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国家级薯类作物研究公共平台,采用“小核心、大网络”组织方式,通过整体布局、任务牵引、协同创新、项目驱动等方式实现联合集成、交叉研究与综合提升。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表示,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科院贺信“三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支撑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实施的重要行动,也是创新农业科研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尝试。
屈冬玉强调,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要加强与国内外各级研究机构的融合发展,整合优化相关科技、人才和平台条件等资源,开展遗传育种、种植、加工等薯类全产业链研究,做好薯类中心发展规划,促进中国从薯类生产大国变成薯类产业强国。
他希望,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化人才和技术培训;要注重薯类营养价值开发和饮食文化建设,引领群众健康消费;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薯类产业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重视薯类研究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专业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
优势力量集结 发挥应有作用
“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成立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是整合和加强全国的薯类研究力量、促进薯类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举措。”屈冬玉说道。
据悉,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直属中国农科院,依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管理,为非独立法人单位。中心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由部、院及相关研究所领导组成。薯类中心下设9个专业研究室,由中国农科院多个相关创新团队组成,具体承担落实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国际合作、创新研究、决策咨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其主要任务是,优化整合薯类作物科技资源,开展薯类作物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我国薯类作物产业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薯类作物科技研发与成果展示平台;开展国内国际合作研发和交流,对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促进研发成果在亚太地区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快速应用,推动我国薯类科技“走出去”;建成薯类作物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提升我国薯类作物持续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建立一种新形势下高效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力求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
唐华俊表示,中国农科院将整合全院优势力量支持薯类中心工作,在薯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作用。
首先,加强协同创新。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平台,加强薯类遗传育种、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薯类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其次,加强国际合作。在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与各有关国际薯类研究机构合作,推动薯类技术和产品“走出去”。再次,加强人才培养。依托中心集聚国内外本领域、本学科研究人才,选派青年人才到国外一流薯类科研教学机构学习访问,吸引专家学者来中心开展合作交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国际性薯类研究队伍。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表示,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的建立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在薯类作物研究方面的集团优势,建立一种新形势下高效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更好地为国家的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我国对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工作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