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俗称鮸鲈,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亚热带海域。
该种鱼类为肉食性,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是海水鱼类中具有推广价值的好品种。
一、鮸状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
鮸状黄姑鱼的外形与日本黄姑鱼相似,均有颊孔六个,但与日本黄姑鱼不同的是,尾鳍楔形,眼大,头长为眼径的5.4倍,体呈青灰色,侧线鳞明显。
1.栖息习性:鮸状黄姑鱼平时喜欢在水中下层,在摄食活动时才游到上层,在饥饿或繁殖季节也会游到水上层。亲鱼在繁殖季节夜间和白天都会在上中层活动。鮸状黄姑鱼的性情比较温和,很少跳跃,能与鲈鱼、梭鱼等鱼类混养。
2.生长与发育:鮸状黄姑鱼体长在20cm之前体长增长明显,但体重增加不明显。当体长达到20cm以上时,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体重增加较为明显,说明鮸状黄姑鱼在此阶段的个体发育,不但从体长上而且在体高、体宽、骨骼及内部器官系统都得到全面发育。从养殖初期的体长3-5cm,养殖120天,体长可增长到35cm以上,体重增加至400-600g,平均体重达500g以上。与同池养殖的鲈鱼和黄姑鱼相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3.摄食与摄食方式:鮸状黄姑鱼的食性为动物性,对动物性饵料没有严格的选择,不挑食,小型杂鱼、杂虾,只要适口都能摄食。鮸状黄姑鱼摄食自控能力差,尤其是在幼鱼阶段往往因暴食引起消化不良,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约占鱼体重量的2-16%,幼鱼阶段的摄食量最大,随着个体的增长日摄食率逐渐下降。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水温6℃时,日摄食量仅为体重的2%左右,水温在18-20℃时摄食量为体重的12-16%,在29-30.5℃时日摄食量为体重的10-12%。另外,饵料的种类对鮸状黄姑鱼的摄食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现鱼的日摄食量下降,可以暂时更换一下饵料的种类。饵料的适口性也影响鱼的摄食量,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勤观察饲料颗粒的大小,随时进行调整。
4.温度与盐度:鮸状黄姑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3-33℃,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8-28℃;对盐度的适应能力为14-33‰,适宜的生长盐度为18-30‰。
二、鮸状黄姑鱼的人工育苗技术
主要介绍一下鮸状黄姑鱼受精卵的收集、运输、孵化、仔鱼和幼鱼的培育技术。
1.受精卵的收集:亲鱼可在大的网箱或水泥池产卵,受精卵在海水盐度27‰以下时,呈现半沉半浮的状态,但当盐度提高到33‰时,受精卵则呈现浮性,可用80目的小网箱收集卵子或用手抄网把卵子捞入适当的容器中。
2.受精卵的运输:卵子收集后可放在桶或小网箱中,用气泵微量充气。卵子在运输过程中最好采取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30×30×70cm),放水4kg,水占袋容量的1/3,氧气占2/3。每袋可放受精卵150-300g,运输时间可达4-10小时,运输成活率可达85%以上。
3.受精卵的孵化:受精卵可放在水泥池或玻璃灌内孵化,放卵密度可控制在4-6万粒/ 米3,水温控制在18-24℃,随幼鱼发育阶段不同逐步提高水温。盐度控制在27‰左右,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微量充气。在孵化水体中加入5-7ppmEDTA和1ppm痢特灵。受精卵在2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36-40小时可破膜孵化出仔鱼。
4.仔鱼、幼鱼的培育:仔鱼破膜以后,以体内的卵黄为营养,到第四天开始摄食轮虫,15日龄后可以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即进入幼鱼阶段)。每天投喂四次,每次的投喂数量可根据摄食情况决定,最好是待池中饵料基本摄食干净后再投喂。进入幼鱼阶段,鱼体长度可达1.0-1.2cm,有集群的习性,可转入土池进行培育。
土池培育鮸状黄姑鱼的幼鱼应在室外土池大棚内进行,培育池要进行清池和消毒,约在投入幼鱼前10-15天肥水。投放幼鱼时,水体内应有当对数量的饵料生物。水温最好控制在20℃以上,个别天气最低水温也不能低于12℃,最高不能超过26℃。因此,在天津地区,幼鱼投放到室外土池大棚的时间最好是4月下旬。投放密度每亩10万尾左右。饵料除培育天然生物饵料外,还应搭配投喂轮虫、卤幼、卤虫成虫或投喂鱼糜等,每天投喂两次。当幼鱼长到2.5cm以上时即可投入到池塘中养殖。
5.鱼苗的运输:一般可采取两种运输方法:一是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可放3-5cm鱼种300尾左右,运输时间5-7小时,成活率达90%左右;第二种方法是用帆布桶运输、运输途中需不间断充气,每平米可放5000尾左右。两种运输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温、防强光直射。
三、鮸状黄姑鱼的土池养殖
鮸状黄姑鱼是一项新兴的海水养殖新品种,该种鱼类生长速度快,当年可以达到商品规格,由于目前国内还没关于土池养殖鮸状黄姑鱼方面的资料,仅就我们98、99两年土池养殖鮸状黄姑鱼的情况做一介绍。
1.池塘条件:凡原海水养殖对虾的精养池、沉淀池, 盐场的初级蒸发池均能养殖该种鱼类。精养池塘需经过清淤、消毒。在养殖过程中能够保持池塘水的盐度稳定(14‰-33‰)。
2.养殖方式
①单养池塘:5月中下旬,当自然水温升至15℃左右时,可投放2.5cm以上的鱼种,放养密度为300-500尾/亩,经过120天以上的养殖,平均体长可增长到30-40cm,体重可达400-600g/尾,与在同一环境下养殖的鲈鱼相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②鮸状黄姑鱼与对虾混养:在同一池塘内养殖东方对虾与鮸状黄姑鱼,放虾苗前,可用拦网把池塘拦成两块,一块占全池面积的4/5,于4月底或5月初放东方对虾,另一块1/5面积于5月下旬投放鮸状黄姑鱼进行集中暂养。到7月中旬左右水温升高,采取中间出虾的办法疏密以缓解虾病,然后再撒掉拦网进行鱼虾混养,实现两茬养殖,提高经济效益。
③大水面套养:目前连片虾池的大型沉淀池或者是盐场的初级蒸发池中的所谓混养实际是自然纳苗的管养,可操作性很低,产量和效益很难估算。如果在进水时采用较大网目的滤网只拦住其它杂鱼类,尽量进入小型虾类和其它饵料生物。5月中下旬,投放2.5cm以上的苗种,投放密度为每亩50尾左右,经过150天左右的饲养,鱼的个体大,一般可达500g以上。
3.养殖管理
①水质控制:水质要保持清新,有条件的池塘,投苗前期可加入少量淡水降低盐度,雨季要视降水量情况,可采用换水的办法把池水盐度维持在20‰以上。18-28℃是鮸状黄姑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溶氧应保持在4.5mg/L以上。高密度养殖应使用增氧机。
②饵料与投喂:鮸状黄姑鱼的饵料以卤虫和小杂鱼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使用冷冻的小杂鱼需彻底解冻后冲洗干净再投喂,个体较大的冻鱼应切成条状小块,冲洗后再喂。
精养池塘(包括集中暂养)鱼苗体长在12cm以下时,有条件的场可投喂卤虫成虫,也可投喂淡水“鱼虫”、小杂虾或碎鱼肉;12cm以上,主要投喂小杂鱼虾,应做到定时、定点、定量投喂,每天投饵两次,投喂量占鱼体总重量的10-12%,应在池塘内设置饵料台,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根据残饵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
上面所述的饵料及投喂方法是对前两种养殖方式而言的,而在大水面内养殖操作起来则比较简单,只是在后期,自然水体中的生物活体饵料不足时,投喂定量的小杂鱼虾。
四、鮸状黄姑鱼的鱼病防治
鮸状黄姑鱼虽然抗病能力较强,但在人工条件下也会发生疾病,现介绍如下: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杆状细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外界刺激反应迟钝,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捕起病鱼观察,可见病鱼鳃盖内表皮肤充血发炎,鳃丝粘液增多、肿胀,部分呈淡红色,淤血处呈紫红色,并可见小出血点。鳃粘液呈淡黄色。
流行情况:池水温达到25-30℃时,易发生此病。
防治措施:进入高温季节,每15天用10-20Kg生石灰全池遍洒,应在晴天上午进行。
2.竖鳞病
病原: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鱼体发黑,受伤鱼鳞片竖起,鳞下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鳞片脱落;病鱼的鳍基部充血,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有的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防治办法:在运输过程中尽量防止鱼体受外伤,或者运输鱼苗时,放入1-2ppm呋喃西林。
3.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差或不摄食。发病早期肠壁局部发炎,肠腔没有食物,肠内粘液多。发病后期肠壁呈红色,肠内没食物,只有淡黄色的粘液,肛门红肿,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
流行情况:水温在18-30.5℃时流行,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并发。
防治办法:要严把饵料关,已变质的饵料绝对不能投喂,控制适宜的投饵量,防止鱼类暴食。在每100kg饵料中加呋喃噻唑3-5g,或加氟派酸5-7g拌和投喂,上午、下午各一次,连喂3-6天。
4.气泡病
病因:水体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或因病鱼鳍受伤不能在水中保持平衡而浮到水面接触空气后引起的。
症状:在水面上做无定向的转动,体内有气泡鼓起,太阳晒后体表发红,略有出血,不久死亡。
流行情况:一般发生在1.5cm以下的幼鱼,发病死亡率高。
防治办法:防止鱼体运动器官受伤;不投喂变质的饵料;或在饵料中拌和1%的酵母片投喂。
5.鳃盖骨发育不全症
病因:尚不清楚
症状:鳃盖骨发育不全。
防治措施: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我们这两年的育苗经验,可能是受伤或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因此,在育苗阶段,要特别注意避免造成幼鱼外伤,饵料营养成份要全面,饵料品种要多样化。